提起關節保健成分,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沿用已久的「葡萄糖胺」(glucosamine),而我在早前的文章已有詳細講解。今次為大家介紹的則是一種嶄新的關節保健成分 - 「UC-II®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」 (undenatured type II collagen)。了解UC-II®的原理之前,首先簡單介紹一下軟骨退化的另一重要原因。
關節軟骨退化 免疫細胞原來是重要幫兇?
我們一般都認為關節軟骨退化都只有「勞損」這個原因,關節用得多,軟骨就磨蝕得多。但近年來科學家已發現,身體的免疫細胞也會攻擊關節軟骨細胞,破壞軟骨組織,令關節問題「雪上加霜」。原理主要是在於,當軟骨外圍開始損耗時,會暴露當中的膠原蛋白,由於這些蛋白分子的「體形」與入侵身體的物質有點相似,免疫細胞會誤將它們當為「致敏原」,發出各種發炎因子來將之消滅。
這種免疫細胞將身體組織「誤會」成外來物的情況,本來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基本原理。但出乎意料的,是原本科學家以為這種情況只出現在「類風濕關節炎」(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),但現時已證實一樣會出現在「退化性關節炎」(osteoarthritis),即一般最常見的關節退化。
UC-II®教育免疫細胞 與關節軟骨「解除誤會」
當我們了解到以上機制,就會明白到,只要有方法「教育」免疫細胞,令它們不再誤會軟骨蛋白是外來物,就能大大紓緩關節問題,而NT2™正正就是以這種特殊的方式運作。
由於UC-II®是一種「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」 (undenatured type II collagen), 與人體關節軟骨膠原蛋白的分子結構極為相似。在進入腸道的一個免疫細胞集合場地之後,能像「角色扮演」一樣,讓免疫細胞預先認識相類似的膠原蛋白結構。當免疫細胞在腸道對這類結構「見慣見熟」後,以後就能正確辨識關節軟骨蛋白分子並非外來物,不再發出攻擊,令關節發炎問題得到改善,這種透過口服致敏原令免疫細胞以後不作出反應的方式,醫學上稱為「口服耐受性」(oral tolerance)。
值得一提的是,膠原蛋白是否「非變性」(undenatured) 非常重要。UC-II®是以低溫專有技術萃取,能維持原來的結構,達到以上解釋的「口服耐受性」效果。但如果是以一般高溫方法萃取的膠原蛋白,其形態則會被改變(denatured),結構就會不再與人體軟骨組織相似,無法再做角色扮演,所以一般的膠原蛋白並沒有此種功效(但當然可用作正常的膠原蛋白補充)。
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的臨床實證
透過「口服耐受性」調理免疫系統,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已經過多項臨床測試證實有效。早於1993年,權威期刊《科學》發表的臨床研究就發現,類風濕關節炎人士服用原型二型膠原蛋白3個月後,關節的腫脹及痛楚都有明顯減少,更有14%的人達到「完全緩解」(complete remission)。其後1998年於另一知名期刊《關節炎與風濕病》發表、多達274名參與者的臨床研究,同樣發現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對類風濕關節炎有效。
直至近年發現免疫細胞也有參與在「退化性關節炎」,醫學界便嘗試研究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是否一樣有效。2009年《國際醫療科學期刊》的研究發現,每天服用40毫克的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,90天後能減少33%的關節炎症狀(如僵硬、腫脹等),痛楚的評分更下降了40%;而常見的葡萄糖胺搭配軟骨素配方,則只能減少14%症狀及15%的痛楚評分。一個較近期於2016年的臨床研究更發現,UC-II®可配合關節炎常用的藥物撲熱息痛服用,對紓緩關節問題的功效比單服止痛藥更好。
希望今次講解能幫助大家了解UC-II®這個嶄新關節保健成分!
參考文獻:
- Effects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ype II collagen on rheumatoid arthritis. Science. 1993 Sep 24;261(5129):1727-30.
-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oral type II collagen. Results of a multicenter, double-blind, placebo-controlled trial. Arthritis Rheum. 1998 Feb;41(2):290-7.
- Safety and efficacy of undenatured type II collagen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: a clinical trial. Int J Med Sci. 2009 Oct 9;6(6):312-21.
- Effects of Native Type II Collagen Treatment on Knee Osteoarthritis: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. Eurasian J Med. 2016 Jun; 48(2): 95–101.